海底光纜常常會出現故障,有時候是來自船舶、鯊魚等不經意間的破壞,有時候是敵軍的蓄意的破壞,更多的時候是地震所引起的問題。比如2006年受臺灣地震影響,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發(fā)生中斷,導致國內互聯(lián)網用戶無法正常訪問國外網站。同樣2011年,受日本地震的影響,多條途經日本相關海域的海底光纜出現故障,而后許多中國用戶發(fā)現無法登錄美國網站。
與鋪設光纜相比,修復光纜的難度有增無減,因為從深達幾百米甚幾千米的海床上找到直徑不到10厘米的問題光纜,就如同大海撈針,而修復后再續(xù)接的難度也非常大。
而通常,一般海底光纜故障處理會經過幾個步驟。首先,使用擴頻時域反射儀來定位大致的故障位置。之后,通過潛水機器人找到受損海底光纜的精確位置,切斷故障位置,并將剩余兩端拖回修理船進行修復。接下來,用備用海底光纜連接受損光纜的兩個斷點,經測試后再放回海底。